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公告通知 更多>>
投资前景 更多>>
价格走势 更多>>
产业法规 更多>>
财经要闻 更多>>
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大庆代写融资计划书 鄂州机场高速公路一期工程
点击数:1962  更新时间:2021/11/13 

大庆代写融资计划书 鄂州机场高速公路一期工程

 

(四)行业发展趋势

1、市场规模发展趋势

1)全球硅片市场受终端半导体市场需求上行影响,全球半导体晶圆制造产能也随之提升,2018年全球硅晶圆产能为1945万片/月,预计到2022年全球硅晶圆产能将上升至2391万片/月,较2018年增长22.93%,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3%。根据SUMCO预测,未来3-5年内全球12英寸硅片的供给和需求依旧存在缺口,并且缺口会随着半导体周期的景气程度回暖而越来越大,至2022年将会有100万片/月的缺口。12英寸大硅片需求量快速增长,受益于半导体高端需求拉动:12英寸大硅片主要用于90nm以下制程的集成电路芯片,例如逻辑芯片(GPACPUFGPA)、存储芯片(SSDDRAM)等先进制程的芯片,因此直接受益于智能手机、计算机、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终端半导体产品技术升级的需求拉动。

2)国内硅片市场中国大陆从建厂高峰逐渐跨越至扩产的时期到来,根据SEMI预测20172020年中国大陆拟新建晶圆厂占全球42%2020年开始随着建设逐渐完成,设备搬入产线,晶圆厂开始进入试产到扩产的阶段,中国晶圆产能将迎来突破性的快速提升,对上游原材料会出现巨大需求。据SEMI预计,到2020年,中国大陆晶圆厂装机产能达到每月400万片8英寸等效晶圆,与2015年的230万片相比,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2%,增长速度远远高过其他地区。综上,随着全球半导体制造中心向中国不断转移,中国大陆芯片产能加速扩张,必将持续推动中国大陆硅片市场规模增速高于全球。

2、超越摩尔(MorethanMoore)技术路线

多年来,缩小特征尺寸和增大硅片直径一直是推动全球集成电路制造技术进步的两大要素。随着传统工艺和常规材料物理极限的逼近,以及研发成本的急剧上升,这一路线已经遇到越来越多的挑战。为此,ITRS(国际半导体技术蓝图)给出了三个大方向:“MoreMoore”“MorethanMoore”“BeyondCMOS”“MoreMoore”要做的是想办法沿着摩尔定律的道路继续往前推进,即延续特征尺寸不断缩小的技术路线;“MorethanMoore”侧重于功能的多样化,即非尺寸依赖的特色工艺技术路线,主要产品覆盖功率器件、MEMS传感器、CMOS图像传感器深圳市民德电子本公司有限公司关于增资浙江晶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暨对外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24以及RF器件;“BeyondCMOS”要做的是发明在硅基CMOS遇到物理极限时所能倚重的新型器件,包括碳纳米管、石墨烯、自旋电子器件、分子开关等为代表的后CMOS技术路线。基于中国半导体技术及供应链基础现状,晶睿电子主要深耕“MorethanMoore(超越摩尔)技术路线,打造特色工艺,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超越摩尔器件主要采用6英寸、8英寸和12英寸(28nm以上制程线宽)成熟制程晶圆。以下对“MorethanMoore(超越摩尔)技术路线及其市场做简要阐述:所谓超越摩尔,即通过改变集成电路基础的晶体管结构(SOIFIN-FET),各类型电路兼容工艺、先进封装(晶圆级封装、SiP3D多芯片封装)等技术,使一个系统级芯片能支持越来越多的功能,同样可以降低芯片的成本、提高电路的等效集成度。

超越摩尔定位的是多维度的特色工艺,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1)芯片系统性能的提升不再靠单纯的晶体管特征尺寸的缩小,而是更多地靠电路设计以及系统算法优化。

2)集成度的提高不一定要靠把更多模块放到同一块芯片上,而是可以靠封装技术来实现集成。

3)芯片的关键不仅仅是更高的性能,更可以是一些有用的新功能。因为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设备、自动驾驶汽车等兴起后,超越摩尔的技术需求量越来越大。据麦姆斯咨询报道,2017年,超越摩尔器件的晶圆需求达到了近4500万片(等效8英寸晶圆)。到2023年,这一数字预计将超过6600万片(等效8英寸晶圆),2017~2023年期间将增长近10%。其中,功率器件占据主导地位,2017年功率器件晶圆市场的占比达到了超越摩尔器件总体市场的60%以上,2017~2023年期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预计达到13%。深圳市民德电子本公司有限公司关于增资浙江晶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暨对外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252-92017~2023超越摩尔器件晶圆需求(等效8英寸晶圆)(资料来源:YoleDevelopment)。

(五)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1、有利因素

1)新能源革命将加大对半导体硅片的需求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将我国能源体系从传统上较弱的资源属性转变成了较强的制造属性。我国功率半导体产业势必伴随着能源系统和动力系统在中国碳达峰、碳中和双碳战略目标导向下发生深刻而长远的历史性变革和国产化机遇。传统的能源系统和动力系统将从碳基时代迈向硅基时代,从而在能源生产侧实现清洁替代,在能源消费侧实现电能替代。以电为中心,以电力系统为平台,以清洁化、电气化、数字化、标准化为方向,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这将会直接推进社会格局的重塑再构和人类文明的跨代演进。伴随半导体在新能源革命中的广泛应用,对半导体硅片的需求也会大幅提升。

2)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

半导体硅片行业是我国重点鼓励、扶持发展的产业。作为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明确指出,针对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统称四基)等工业基础能力薄弱现状,着力破解制约重点深圳市民德电子本公司有限公司关于增资浙江晶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暨对外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26产业发展的瓶颈。到2020年,40%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实现自主保障,受制于人的局面逐步缓解,到2025年,70%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实现自主保障,80种标志性先进工艺得到推广应用,部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而《工业四基发展目录(2016年版)》将8英寸、12英寸集成电路硅片列为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关键基础材料的首位。各监管部门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和颁布法律法规,从鼓励产业发展、支持研究开发、加强人才培养、保护知识产权等各方面,对半导体硅片行业发展给予了大力扶持,并成立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积极推动大尺寸半导体硅片的国产化进程。

3)国际半导体产业转移的影响

二十一世纪以来,国际半导体产业开始向亚洲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大陆转移。根据SIA统计,2019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为4121亿美元,中国大陆半导体市场规模为1141亿美元,占全球比重为27.69%,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集成电路和分立器件市场。伴随着下游市场的蓬勃发展,国际半导体产能也正加速向中国大陆转移,大量国际大型半导体公司在中国大陆进行布局,与此同时国际半导体专业人才也正在流向中国大陆。中国大陆已经成为半导体产业转移的需求中心和产能中心,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目前中国大陆在半导体产业链的分工仍处于前期,半导体材料和设备行业将成为未来增长的重点。

4)产品格局的转换

在摩尔定律的影响下,半导体硅片正在不断向大尺寸的方向发展。伴随着硅片大尺寸化发展趋势,半导体硅片的产品格局正在发生变化。目前,国际市场上12英寸半导体硅片主要用于逻辑电路、存储器等半导体产品,而在模拟芯片、传感器及功率器件等领域,仍以8英寸及以下尺寸半导体硅片为主,8英寸及以下尺寸的半导体硅片市场需求也十分旺盛。由于发达国家主要对12英寸半导体硅片进行投资,68英寸半导体硅片已不再新增产能,这为我国硅片生产企业占领8英寸及以下尺寸半导体硅片市场份额提供了机会,有利于我国在超越摩尔技术路线的特色工艺产品上深挖突破。

2、不利因素

1)国际垄断已经形成

全球前五大半导体硅片企业均为拥有几十年半导体硅片研发、生产、销售历史的企业,掌握了先进的技术与生产工艺,特别是大尺寸半导体硅片的生产技术,且不轻易进行技术输出,与各大芯片制造企业也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半导体硅片巨头产能和产量规模大,规模效应深圳市民德电子本公司有限公司关于增资浙江晶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暨对外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27较强,具备成本优势,并且对于全球硅片价格有着较高的影响力。这种格局不利于我国半导体硅片生产企业追赶先进技术水平、抢夺市场份额以及提升国际竞争力。

2)产业基础相对薄弱

我国半导体硅片产业发展起步较晚,在关键设备与硅单晶拉制、抛光、外延等核心技术上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经过国内企业的多年努力,我国半导体硅片行业的技术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整体而言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尤其在大尺寸、先进制程上落后明显。资金、技术、人才等壁垒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半导体硅片行业的发展。此外,国内半导体硅片企业较为分散,与国外企业相比单体实力薄弱、科研投入有限,尚未能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总体而言,我国半导体硅片产业仍处于快速成长期,仍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和时间积累形成坚实的产业基础。


 上一条:营口代写能评报告 两湖隧道工程东湖段
 下一条:济宁代写创业计划书 湖北亿纬动力第三产业园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2012 金钥匙项目咨询机构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32448号-3  
代写可行性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企业计划书商业计划书投资分析报告资金申请报告项目分析报告
浙江:15157027973(微信同号) 江苏:13057514959(微信同号) 福建:18650932518(微信同号)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40000-98963(365天×24小时 专员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