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代写偿债能力评估报告 电商经济创新园区核心区前洋商务大厦建设项目
(二)项目的必要性分析
1.项目建设是顺应教育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信息化事业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取得了“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快速推进等历史性进展,为新时代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迅猛发展,人才需求与教育形态将发生深刻改变,国家布局教育创新战略,鼓励支持教育行业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育方式的全面深度融合,要求以信息化引领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创新。世纪天鸿作为进入教育行业较早的领军企业之一,势必要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响应政策要求。在“互联网+教育”的行业背景下,公司拟建设本项目,搭建线上教育内容AI系统,充分利用公司多年来在教辅领域沉淀的内容,整合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实现数字资源、教育数据、信息红利的有效共享,利用互联网的信息传递功能优化师生交互方式,为每一名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的信息化环境和服务。项目建设有助于推动我国教育产业信息化发展,是顺应智能环境下教育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2.项目建设有利于优化公司业务结构,提高盈利能力
公司目前收入来源主要依靠线下的传统业务,产品为以教辅图书为主的中小学助学读物,线上数字化产品与相关教学与学习软件业务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大面积推广开来。本项目将在线下业务布局的基础上开拓教育内容AI系统项目,依托公司线下渠道资源与先进的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打造行业领先的教育内容AI服务商,丰富公司的产品线及服务内容,充分挖掘公司现有的品牌及客户资源,有利于加快产品升级,优化公司业务结构,实现线上线下协同发展。此外,为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产品覆盖率,公司线下销售模式主要采用经销和代销,销售对象为地方新华书店以及其他图书经营机构。在此种销售方式下,公司通常要在价格、支付条件等方面给予经销商、代理商一定的优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产品的利润空间。本项目建成后,公司线下业务也可利用线上系统进行直接销售,减少了产品的中间流通环节,可提高产品的利润率,从而进一步提升公司综合盈利能力,为公司未来业务的升级和转型奠定基础。
3.项目建设是实现公司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
随着经济发展与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教育信息化的需求显著提升,也将成为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公司的发展目标为充分发挥公司在教辅行业中的竞争优势,抓住教育和互联网融合的发展契机,以内容为切入点,加快推进线下线上业务的结合,创新商业模式,拓展衍生产业形态,利用既有优势,延伸现有教育产业布局。本项目结合公司长远战略规划与业务布局,为学校及学生提供数字教育全流程的个性化服务及解决方案。同时在服务过程中深入学校,与用户保持紧密联系,时刻关注市场端需求变化,并依托公司平台优势持续开发创新、及时响应,推出更贴合用户需求的产品,不断强化用户粘性。本项目建设有利于公司抓住市场战略发展期,进一步完善产业布局,提升盈利能力,增强综合竞争力,是公司实现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
三、行业市场前景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一)我国教育产业前景广阔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以及居民对教育投入热情的持续增长,我国教育产业发展前景广阔。非常学院发布的《2019中国教育行业研究报告》2显示:2018年,中国教育市场规模体量约为2.68万亿元,复合增速约为12%,保守估计这个数据在2019年会突破3万亿大关。我国教育市场按照学生年龄段和产业模式主要分为幼儿教育、K12教育、学历教育、职业教育、留学教育和在线教育等细分领域。其中,2018年幼儿教育市场规模突破2,300亿元,K12教育市场规模突破8,000亿元,在线教育和职业教育在2018年分别达到了3,000亿元和7,000亿元。当前,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计算等新技术逐步广泛应用,经济社会各行业信息化步伐不断加快,社会整体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互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日渐成熟,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日趋明显,教育行业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近年来,我国政府包括教育部等在内的多个部门频繁出台教育相关的政策或指导意见,提出要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推动教育理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使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走在世界前列。在政策利好与互联网技术日益进步的基础上,信息化教育产品的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19年中国教育信息化行业研究报告》3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教育信息化整体市场规模预计突破4,300亿元。教育信息化1.0时代的快速增长得益于硬件设备自上而下的推广和购买。十九大之后,硬件普及基本完成,教育信息化2.0时代刚进入以客户为导向的软件和服务市场。未来,随着5G、AI、VR/AR等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新的硬件升级、覆盖于整个教学活动的软件服务以及C端用户的付费场景增加等,整个教育信息化市场将迎来一波新的高速增长机会点。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居民人均收入水平以及整体受教育水平逐年提高,教育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的占比不断增大,据统计,全国普通家庭年均子女教育支出已经超过家庭年均收入三成以上。此外,由于80、90后父母成为新时代消费主体,其对互联网等新鲜事物接受度较高,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市场对于教学模式智能化的态度更为开放。同时2020年初的疫情爆发使得在线教育及信息化教育产品渗透到了中国更广泛的地区和家庭,信息化教育产品普及率急速提升。在政策、市场、技术等多重因素推动下,未来信息化教育产业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二)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持续增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17~2019年中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持续增加,其中全国普通小学、普通初中、普通高中学校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均持续增长。2017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42,562.01亿元,比上年的38,888.39亿元增长9.45%。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主要包括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的教育经费,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的教育经费,企业办学中的企业拨款,校办产业和社会服务收入用于教育的经费等)为34,207.75亿元,比上年的31,396.25亿元增长8.95%。2017年全国普通小学、普通初中、普通高中学校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情况是:全国普通小学为10,199.12元,比上年的9,557.89元增长6.71%;全国普通初中为14,641.15元,比上年的13,415.99元增长9.13%;全国普通高中为13,768.92元,比上年的12,315.21元增长11.80%,2018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46,135亿元,比上年增长8.39%。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36,990亿元(主要包括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的教育经费,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的教育经费,企业办学中的企业拨款,校办产业和社会服务收入用于教育的经费等),比上年增长8.13%。全国义务教育经费总投入为20,858亿元,比上年增长7.73%。全国高中阶段教育经费总投入为7,184亿元,比上年增长8.23%。2018年全国普通小学、普通初中、普通高中学校生均教育经费总支出均比上年有所增长,增幅分别为:4.56%、5.32%、10.04%。2019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50,175亿元,比上年增长8.74%。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主要包括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的教育经费,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的教育经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办学中的企业拨款,校办产业和社会服务收入用于教育的经费等)为40,049亿元,比上年增长8.25%。2019年全国普通小学、普通初中、普通高中学校生均教育经费总支出情况是:全国普通小学为13,493元,比上年增长5.92%;全国普通初中为19,562元,比上年增长5.63%;全国普通高中为22,115元,比上年增长8.10%。
(三)居民可支配收入显著提高
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比上年增长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8%。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6,523元,增长9.0%。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359元,比上年增长7.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39244元,增长7.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21元,比上年增长9.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4,389元,增长10.1%。按全国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7,380元,中间偏下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15,777元,中间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25,035元,中间偏上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39,230元,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76,401元。全国农民工人均月收入3,962元,比上年增长6.5%。2015年至2019年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长速度情况见下图。
(四)受教育群体持续增加